2025年10月27日,得朋电子(DEPEND)与您一同回顾半导体市场“一周芯闻”。传统芯片产能紧张、关键元件涨价、国际巨头调整在华战略,显示技术自主与供应链稳定正成为全球竞争焦点。
1. AI热潮致传统芯片产能紧张,DRAM价格飙升
10月22日,外媒报道,全球芯片制造商纷纷投入生产人工智能(AI)芯片,导致传统芯片供应紧张,部分客户恐慌性抢购,推动芯片价格上涨。
AI热潮意外提振了内存芯片制造商,包括韩国三星电子。自2022年11月ChatGPT掀起生成式AI热潮后,内存芯片制造商将更多产能转向高频宽内存(HBM),用于高性能AI芯片组。同时,中国竞争对手的崛起也促使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加速转型投入高阶芯片。
据TechInsights数据,9月DRAM现货价涨了一倍多,本季DRAM平均库存水平从去年同期的10周降至8周。
2. 钽电容涨价,日电贸、奇力新、台庆科受益
10月24日,据《经济日报》报道,钽电容价格上涨,除国巨旗下的基美受益外,日电贸也因代理基美等大厂的钽电容产品有望同步受益。
日电贸代理基美的钽电容产品多年,今年被动元件在AI市场应用趋势向好,特别是高容高压的钽电容需求大增,因AI服务器内部空间设计日益紧凑,钽电容将取代部分积层陶瓷电容(MLCC)。
随着AI服务器需求爆发,日电贸代理的高阶MLCC、钽电容和超级电容在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3. 美光退出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市场
10月21日,美光科技计划停止向中国数据中心发货服务器芯片,因其产品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受限,影响了其在华业务。不过,美光将继续向在中国境外有数据中心业务的客户(如联想)以及汽车和智能手机领域的客户供货。
美光称,退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是为遵守当地法规和现有限制。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紧张和技术竞争加剧,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器内存市场。这使得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竞争对手获得了更多市场份额。
尽管中国数据中心计算能力投资激增,但美光在华业务仍面临挑战。其在中国的数据中心团队有超300人,但受影响职位数量尚不清楚。美光还裁减了其他中国业务的员工。
美光仍在西安芯片封装工厂等地区扩张,并表示中国是其关键市场,保持着强大的运营和客户基础。
4. 安世恢复供货,汽车业供应链危机缓解
10月24日,安世半导体(Nexperia)恢复向中国大陆经销商供货,交易货币改为人民币。此前,因中荷出口管制,安世供货受阻,导致全球汽车业面临断链危机。如今,汽车业供应链危机已大幅缓解。
尽管安世恢复供货,但其竞争对手如强茂、台半等仍有望持续享有转单效应。目前恢复的仅为大陆国内交易,且要求使用人民币结算,旨在稳定大陆供应。
5. iPhone 18 A20处理器成本上升,售价或上涨
10月24日,据外媒报道,苹果正在开发iPhone 18系列的A20处理器,采用台积电2纳米制程,成本高达280美元,比iPhone 17系列的A19处理器高出86%以上,成为明年新机成本最高的部件。受此影响,iPhone 18售价预计将上涨。
自iPhone 16 Pro系列起,处理器成本开始超越面板,成为手机成本最高的部件。A20处理器采用台积电2纳米制程,性能和能效有望大幅提升,同时为后续Mac的M6系列处理器铺路。
6. 特斯拉AI5芯片由台积电和三星共同代工
10月24日,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AI5芯片将由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和三星德克萨斯州工厂共同生产。此前,马斯克曾透露AI5芯片将主要由台积电生产,而三星将负责生产更下一代的AI6芯片。此次调整旨在确保AI芯片供应充足,甚至实现“供应过剩”,多余产能将用于特斯拉自建的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