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一周“芯闻”丨功率半导体市场2025年库存有望恢复正常;对等关税转弯,科技业涌现急单…

2025年04月14日,得朋电子(DEPEND)与您一同回顾半导体市场“一周芯闻”。功率半导体库存逐步恢复,存储芯片价格上扬,AI需求强劲,对等关税暂缓,科技行业迎接急单潮,但关税政策与供应链风险仍为隐忧。

1. 功率半导体市场:2025年下半年库存将恢复正常,2026年开始增长

4月7日报道,富士经济调查预计,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到2035年将达到7.771万亿日元,是2024年的2.3倍。2024年因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等因素,功率半导体市场出现库存积压,但随着需求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复苏,库存预计2025年下半年恢复正常,2026年开始市场将扩大。2025年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3.5285万亿日元,其中硅功率半导体规模为3.147万亿日元,增幅较小。

2. 半导体行业面临关税与供需双重挑战,AI芯片需求强劲但隐忧犹存

半导体行业面临关税和市场供需的双重挑战。中美关税问题引发需求担忧,导致相关股价走弱,尤其担心电脑、手机等终端消费萎缩。不过,DRAM和NAND闪存因库存调整和供应收缩,价格有所回升,预计二季度减产效应将推升价格。但这一涨势部分源于企业抢购囤货,非真实需求增长,三星电子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但股价未获提振。

AI半导体需求强劲,台积电3月营收同比激增46.5%,但行业整体受制于对华关税飙升及供应链风险。中国是全球半导体组装关键环节,高关税可能导致智能手机OEM厂商推迟采购,抑制需求。短期内存涨价与AI增长带来喘息之机,但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及终端需求疲软仍是长期隐忧。

3. 英飞凌以 25 亿美元收购美国 Marvell 汽车以太网

英飞凌于4月7日宣布,将以25亿美元现金收购Marvell的汽车以太网业务。此次收购旨在加强英飞凌在汽车微控制器市场的地位,并提升其在软件定义车辆领域的系统能力。
Marvell的汽车以太网业务预计在2025年将实现2.25亿至2.5亿美元的收入,毛利率接近60%。该业务拥有超过50家汽车制造商客户,包括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中的八家。收购完成后,英飞凌将利用Marvell 的Brightlane™汽车以太网产品组合,包括PHY收发器、交换机和桥接器,这些产品支持从100 Mbps到10 Gbps的网络数据速率。

4. 美光将从4月9日起对部分存储产品征收附加费以应对美国关税

4月10日,据SemiMedia消息,美光科技将从4月9日起对部分产品征收附加费,以应对美国新关税政策。内存模块和固态硬盘(SSD)仍受影响,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笔记本电脑和数据中心服务器。美光在亚洲多地设有制造基地,计划将新增成本转嫁给受影响地区的客户。此前,美光还因“未预测到的高需求”通知客户产品价格上涨。

5. 日本Sourcenext将生产迁至越南以减轻关税影响

4月9日,日本电子产品制造商Sourcenext宣布将在越南建立新的生产基地,以应对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目前,Sourcenext的旗舰产品Pocketalk翻译设备在中国深圳生产。此次迁往越南的举措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关税措施的影响并保持合理的价格”。

Sourcenext计划从9月开始从越南发货Pocketalk设备。由于公司已提前将一年的库存运至美国,因此新关税政策不会对2025年的销售造成影响。

6. 对等关税转弯,科技业涌急单

4月11日经济日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除中国大陆外,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实施暂缓90天。这一政策变化使得部分台湾工业电脑(IPC)与芯片厂迎来急单,客户纷纷要求将交货进度从“慢慢来”改为“赶紧来”,希望在90天的关税空窗期内完成出货。

工业电脑厂维田表示,此前与美国客户协调的新增关税以32%为主,但近期部分客户要求提早出货,目前输往美国关税是10%,客户原则上都能接受。另一家工业电脑厂也提到,由于对等关税暂缓90天,存在提前拉货的可能。

IC设计业者透露,特朗普宣布暂缓关税后,已有客户希望在90天内赶紧拉货,这将有助于第二季度业绩表现。但也有IC设计厂担忧情势随时翻转,表示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代工厂方面,广达、纬创及英业达目前未看到客户需求有明显变化。广达表示,关税政策变动快速,客户持续进行评估,正密切沟通,朝中长期解决方案讨论。

    Stay tuned

    To receive the latest news via email, please click the bottom to subscribe.

    Related Market Reports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