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得朋电子(DEPEND)与您一同回顾半导体市场“一周芯闻”。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半导体市场震荡,厂商避险囤货、调整供应链,内存及碳化硅领域竞争加剧,产业链加速重组应对不确定性。
4月14日,快科技消息,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连锁反应,深圳华强北市场受到冲击。财联社记者走访发现,华强北多家档口暂停了CPU、显卡等热门芯片的报价,部分档口甚至关门歇业,商家普遍选择“封库存”,担心价格会因关税调整而暴涨暴跌。
此外,国产芯片厂商也受到影响,客户咨询量增加,部分下游客户开始沟通国产替代方案。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曾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但随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澄清,这只是临时措施,未来将被基于行业的关税覆盖。
4月14日,据产业通商资源部和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统计,3月,韩国信息通信产业(ICT)出口额达205.8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其中,半导体出口因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增加,同比增长11.8%;手机零部件出口增长14.5%;电脑及周边设备出口增长28.1%;显示器出口时隔8个月转为增长,增幅为1.3%。
从出口地区来看,美国、越南、日本等国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9.4%、14.6%、3.3%,其中美国市场连续17个月保持增长。不过,对中国的ICT出口额同比骤减12.2%。尽管整体出口势头良好,但未来趋势仍不确定,美国虽免除部分消费电子关税,但可能对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征收大规模关税。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发布通知称,美国政府于9日告知其H20芯片出口到中国需要许可证,并于14日宣布这一规定将无限期实施。这一新规将影响英伟达约55亿美元的季度费用,涉及H20芯片的库存、采购承诺和相关储备。
《纽约时报》指出,该新规限制了英伟达对华销售更多人工智能芯片,是特朗普政府首次实施的重大半导体出口限制,进一步强化了拜登政府制定的规则。受此消息影响,英伟达盘后股价下跌超6%。目前,美国政府是否会向英伟达颁发许可证及颁发数量尚不清楚,英伟达和美国商务部均未置评。
4月17日,AMD表示,因美国对高端芯片实施新的出口限制,其MI308 AI加速器被列入管制清单,出口需许可证。AMD预计将面临高达8亿美元的财务影响,主要涉及库存、采购承诺和准备金。中国是AMD 2024年的第二大市场,贡献了62.3亿美元收入,出口限制将削弱其在该地区的发展前景。
4月14日经济日报报道,面对特朗普多变的关税政策,台厂积极调整全球产能布局。尽管电子产品暂获关税豁免,但台厂仍谨慎应对,重新衡量各地产能分布。鸿海凭借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33个据点,展现出最强的调度灵活性和韧性,成为关税战中电子业急单的最大受益者。
鸿海在大陆、印度生产iPhone,iPad与Macbook在大陆和越南组装,AI服务器产能则分布在台湾、墨西哥、美国和越南等地。其他厂商如纬创、广达、英业达、仁宝等也纷纷在东南亚等地扩增产能,网通厂商则将生产基地逐步移转到越南、泰国、菲律宾及台湾等地,部分厂商还考虑在墨西哥设厂。
4月16日,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阿斯麦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净订单额为39.4亿欧元,低于预期的48.9亿欧元;净销售额为77.4亿欧元,略低于预期的78亿欧元;净利润为23.6亿欧元,高于预期的23亿欧元。
阿斯麦警告称,关税影响宏观经济环境,打击市场需求,带来不确定性。净订单额未达预期或表明关键芯片制造设备需求放缓。尽管人工智能仍是芯片设备需求的关键推动力,但部分客户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阿斯麦全年营收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