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一周“芯闻”|上海666家重点企业已有七成复工;特斯拉上海工厂正式复工复产;和硕龟山厂停工5天…

01 上海666家重点企业已有七成复工

上海疫情持续,当地同步推进复工复产。上海市副市长张为22日表示,一周以来,666家重点企业已有70%复工复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包括上汽、特斯拉等整车企业连续实现整车下线,更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势在必行。

张为指出,从近期工作成效来看,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上汽、特斯拉等整车企业连续实现整车下线,相关零件配套企业也陆续复工,汽车企业在产率、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集成电路、化工骨干企业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准。

特斯拉上海工厂自3月底暂停生产,并于18日局部恢复生产,公司计划先恢复一个班次,并争取4月底前增至两个班次,预计届时会有更多工人的社区解封。

张为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更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势在必行。下一步,上海市将着力抓好保运保供保链各项工作,支持更多符合防疫要求的企业有序实现复工复产。

02 昆山复工落空,iPhone链拉警报

国内疫情不断,上海和昆山、苏州等地封控时间不断延长,当地苹果供应链复工备受市场关注。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21日发推文表示,在中国封城的影响下,苹果为了降低供应链管理风险,正加速推动在国外的新品开发据点,以减少对中国依赖可望付诸实际行动。

郭明錤在推文中指出, 目前苹果新产开发据点几乎都在中国。大约两年前首次爆发疫情时,苹果首度认真评估在非中国地区建立新产品开发据点,但在内部仅止于提案计划。然而,在近期中国封城后,为了降低供应链管理风险,在非中国建立新产品开发据点不再是提案计划,而是行动计划。

为落实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昆山市发布最新疫情通告,再延长管制七天至4月27日,和硕、欣兴、京鼎等台厂近期复工期待再度落空。据了解,苹果200家核心供应链中,有超过一半工厂在上海周边地区,若持续封控,苹果供应链恐面临断供危机。

郭明錤日前提到,受到封城影响,苹果新款 MacBook Pro 交货期已拉长3至5周,由于iPhone SE新机需求放缓,不过其交货时间尚未缩短。他认为,随着封城时间延长,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消费者信心,并对2022年苹果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出货产生不利影响。

03 安森美被迫关闭中国全球配送中心

美国车用半导体大厂安森美,近日发函客户,表示受到上海防疫封控影响,中国全球配送中心被迫关闭,从而影响业务。业界人士分析,车用芯片市况吃紧仍不见缓解,安森美中国全球配送中心关闭,恐进一步打乱市场供应状况。

安森美是全球前十大车用半导体供应商,客户包括奥迪、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等汽车制造商,业务涵盖微控制器(MCU)、二极管、影像传感器(CIS)等车用关键元件。

目前车用MCU更是一货难求,包括瑞萨、意法半导体等大厂都在涨价,业界人士分析,车用芯片市况吃紧仍不见缓解,安森美中国全球配送中心关闭,恐进一步打乱市场供应状况。

04 iPhone订单增加,鸿海印度厂大扩产

外媒印度经济时报报导指出,为因应 iPhone 订单增加,以及苹果计划扩大印度内销市场,鸿海将提升位于清奈附近工厂的产能,人力需求也将大增近 1 倍。

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已要求指定工厂提升产量,鸿海也势必增加劳动力;现苹果已取得当地政府核准,在鸿海清奈附近的工厂内标出 40 英亩的土地,以提高 iPhone 内销印度市场的产量。

据了解,鸿海旗下富士康印度厂为iPhone生组装产线,约有1.7万名员工,而富士康印度厂除负责生产iPhone 12,也在4月启动iPhone 13的量产工作,而富士康在印度仅有这一座工厂,除了富士康,苹果在印度约还有8个供应商。

鸿海清奈的工厂虽然位于印度的经济特区,主要供应外销市场,但经过向政府申请后,可将部分区域标记标记国内关税区 (DTA),为当地市场生产。

05 预估新增500人,和硕龟山厂停工5天

台湾本土疫情暴增,代工大厂和硕桃园龟山厂移工案持续扩大。桃园市长郑文灿在记者会上预估明 (24) 日检测结果全数出炉后,确诊比例将达 20-30%,因此已要求和硕龟山厂停工五天。

郑文灿表示,和硕龟山厂因先前有一名移工快筛阳性确诊后,再筛出逾 60 名员工确诊,后续已扩大采检 1627 位,加上前一波采检合计检测全厂员工约 2600 人,初估明日检验结果出炉后,将有 20-30% 的比例为确诊阳性,达约 400-500 人,示警明日确诊人数将再攀升。

郑文灿进一步指出,已要求和硕龟山厂全厂停工五天,并进行多次采检,确保企业营运安全,也呼吁企业对员工、移工等,需建立健康管理、健康照护、定期快筛制度。

和硕龟山厂产能主要用于工业电脑和车用相关产品,车用大客户即是美国电动车大厂特斯拉,市场关注停工对产能和营运影响,和硕表示,目前预期对营运影响有限。

06 京东方iPhone OLED生产问题或持续到5月

4月22日,据南韩媒体 The Elec 报导,面板大厂京东方 (BOE) 传出良率下滑加芯片短缺等问题,导致苹果 iPhone OLED 面板订单出货受到影响,生产瓶颈恐怕要持续到 5 月才能改善。

The Elec 表示,由于显示驱动 IC 短缺,京东方面板产量自今年 2 月以来一直在下降,不过,业内人士指出,面板良率很可能也是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LGD也为iPhone生产OLED面板,在采购显示驱动IC方面与京东方存在直接竞争,因为两者都使用LX Semicon作为芯片供应商,并且 LGD 与LX Semicon同为 LG 集团,因此 LX Semicon需先向 LGD 供货,导致京东方料况出现问题。而三星显示可以从三星系统LSI采购显示驱动IC。

消息指出,京东方2022年有望为苹果iPhone供应3,000万片OLED面板,公司的目标是达到4,000万片,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目标或难以实现。

07 全球芯片短缺,有望下半年得到缓解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的智能手机零组件跟踪报告,随着多数零组件的供需缺口缩小,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的问题,有望在2022年下半得到缓解。

综合媒体报导,半导体等IC零组件这几年一直深受材料短缺所困扰。半导体和零组件研究分析师William Li表示,我们即将迎来一线曙光,自2021年底以来,半导体产业的供需缺口一直在缩小,显示出整个生态系统的供应紧张即将结束。

在PC和笔记本电脑方面,电源管理芯片、Wi-Fi和I/O界面芯片等最重要的PC零组件的供应缺口已经缩小,OEM和ODM都已经积累一定库存,包括主流应用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射频收发器等5G相关芯片的库存量显著增加。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例如4G处理器和电源管理芯片。

William Li还认为,2022年上半出货量将向下修正,主要是因为渠道库存增加,和PC需求放缓。他表示,目前产业的最大风险是中国的疫情封锁,尤其是上海附近的长三角地区。若中国能够控制疫情并帮助相关产业扭转局面,可以相信半导体短缺将在第3季度末或第4季度初得到更广泛的缓解。

08 美国FTC再次对博通展开反垄断调查

4月22日,《The Information》引述消息人士报导,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再度就芯片制造商博通 (Broadcom) 涉嫌垄断市场展开调查。

博通为智能手机、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芯片的主要供应商,消息人士指出,有公司控诉博通强迫其客户签订排他性采购协议,FTC 对此事展开调查,目前处于搜证调查的早期阶段。

博通去年曾和 FTC 达成和解协议,博通同意停止强迫其客户,以独家或近乎独家的方式采购电视和宽频网通芯片,以及停止透过和产品代工厂 (OEM) 签订长期合约,不过,当时博通强调不同意 FTC 的垄断指控,但希望透过和解结束本次争端。

    Stay tuned

    To receive the latest news via email, please click the bottom to subscribe.

    Related Market Reports View More
    hacklink panel hacklink al seo paneli hacklink haclink hacklink hipercasino iqos iluma iqos terea iqos terea sigara